查看原文
其他

苏联解体三十周年有感

王独步 王独步 2022-09-21

1991年12月26日,苏联举行最后一次会议,宣布苏联停止存在,苏联正式解体。因为苏联的光芒太过耀眼,红色灯塔,两极之一;所以大家更喜欢从戈地图、勋章帝和及叶利钦身上找原因。至于苏联解体的原因,则有一套通用模板,什么大国沙文(霸权主义)、体制僵化、贪无肤白、经济失衡、改革不当、思维混乱等等。之所以谓之为“通用模板”,因为上述问题存在于任何一个大国的末期,甚至包括末期。


如果拿掉苏联的超级光环,放之于俄罗斯历史,就能发现,苏联解体不过是俄罗斯的周期律又一次发作而已。俄罗斯毗邻工业革命发源地西欧(英国、法国),俄罗斯也一直学习效仿西方。一开始俄罗斯的学习成绩还是很不错的,甚至一度占据上风。俄罗斯是打败拿破仑的主力之一,又多次出兵帮助欧洲各国“平乱”,因而被誉为“欧洲宪兵”,即“欧洲秩序维护者”。然后就逐渐跟不上西方节奏,落后于西方了。1854年克里米亚战争爆发,俄罗斯惨败于英法联军。克里米亚的惨败暴露出俄罗斯的体制和工业存在严重问题,于是有了后面的亚历山大二世的农奴改革。

克里米亚战争

俄罗斯的农奴改革与美国的南北战争同时期,改革内容也存在诸多共通点,俄美甚至还互相帮助(俄罗斯海军舰队开进纽约和旧金山,帮助林肯镇场子)。但是后续发展却大相庭径,美国在1894年超过英国,成为全球最大工业国;俄罗斯则又混成了帝国主义的薄弱链条(为什么要说“又”呢),在一战中崩溃(1917年)。后面就进入我们熟悉的苏联时代,先是变的非常强大(两极之一),然后又混成薄弱链条(苏联解体)。都说中国存在王朝周期律,其实俄罗斯也存在工业化周期律。这也是很多人认为俄罗斯会再次崛起的重要依据,因为俄罗斯历史就是这样一路走过来的:崩溃→改革→强盛→崩溃,循环往复。只是,这次就未必走运了,因为时代变了。


当下,中国北方已经进入冬季,很多地区更是大雪纷飞,大家或是冻的瑟瑟发抖,或是躲在房间里取暖。无论人、机器设备还是铁路公路,在适宜的温度环境下,才能正常工作。冬天太冷,冬季太长,取暖费就会居高不下;同理,夏天太热,夏季太长,降温费就会居高不下。工业是一个非常庞大的体系,各个环节的取暖费(降温费)叠加起来,成本就会非常高昂。因此,工业国大多位于温带。

冬天的城市

俄罗斯靠近北极圈,比中国最冷的地方东北地区,还要冷。俄罗斯在北冰洋沿岸的很多城市,温度甚至能低到零下60℃。在如此寒冷的严寒地区搞大工业,成本必然是居高不下的。一开始还行,是因为工业化初期以模仿(抄袭、山寨)为主,直接借用先发工业国的成果,不用负担研发改进成本。然后逐渐出问题,是因为随着工业化的推进,工业体系越来越复杂,参与分工的环节越来越多,取暖费叠加的越来越高;再加上自己也需要投钱来研发改进,成本越来越高,产品逐渐丧失竞争力;没有后续资金进行研发改进,工业体系就会落后,落后就要挨打。

拿破仑征俄失败

俄罗斯的幸运在于,当时的欧洲还是“七雄争霸”格局,忙于内讧,大国相互牵制,没有余力彻底干掉俄罗斯;俄罗斯的东面(中亚、东亚)和南面(中东)又都是落后的农牧业区,俄罗斯可以“失之西隅,收之东榆”,西北损失东南补,积蓄力量进入下一个“工业化周期”。但是,现在的俄罗斯已经不存在“失之西隅,收之东榆”的战略空间,反而面临被群殴的巨大风险(比如苏联),一旦衰落,恐怕会“尸骨无存”。


工业品大致分为两类,一类是面向普通消费者(包括个人和企业)的中低端产业产品,一类是面向国家(地区)消费者的高端产业产品。前者就不列举了,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,中低端产品更看重“性价比”,对价格极其敏感,毕竟有矿的人家或企业并不多;后者包括武器装备、铁路火车、大飞机等,高端产品更看重国家影响力(势力范围),对价格相对不那么敏感。苏联工业成本高昂,所以中低端产业,或者说“轻工业”,就一言难尽了。

苏联轻工业一言难尽到什么地步?举几个例子,其一,朝鲜战争结束后,苏联援助中国工业化(156个项目),几年后中国工业就能反哺苏联工业了,那时中国工业体系可是刚刚起步。其二,二战时期美国援助苏联的汽车生产线,直到苏联解体,竟没有一丝一毫的改进,而同时期的美国汽车产业都更新换代多少次了。其三,苏联也尝试过“代工”,结果质量不如原版,价格还比原版贵。其它国家走代工带动工业化路线时,先不论质量如何,至少价格远比原版便宜,存在较强竞争力,代工路线才能走得通。详情见 随便侃侃91:国运与奥运 所以,苏联不是不想效仿中国搞“改革开放”,是不敢。


当然,苏联的军事工业,或者说重工业,非常发达。但是,大型武器装备(坦克、战斗机、军舰和潜艇等)也好,铁路飞机也罢,单价虽高,但属于“耐用品”,一用就是十几年甚至几十年,这使得高端产品占社会消费总额的比重其实并不高。这导致两大问题,一是苏联卢布无法成为像美元一样的国际结算储备货币,因为卢布能买到的商品种类太少了;二是苏联工业体系整体上处于亏损状态,苏联的势力范围又小,高端产业非但不能养活自己(高端产业链条长投资大,注定赢家通吃),反而沦为财政负担(高端产业是大国科技水平的象征,不能没有),于是苏联工业体系逐渐落后于西方。

西伯利亚的油田(天寒地冻的环境下,采油挖矿的成本也非常高)

卢布不是国际结算储备货币,苏联的轻工业没有全球竞争力,重工业的市场又狭小;苏联就只能出口石油等原材料创汇(石油出口占苏联外汇收入的40%之巨),用于进口粮食和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设备。但是苏联并不掌握石油定价权,一是卢布不是国际结算储备货币,二是美系石油出口国(比如)的市场占比太大;当美国联手沙特打崩石油价格后,苏联的外汇收入便随之崩盘了。1987年,也就是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第二年,苏联亟需用钱之时,美沙联手将全球大宗商品原材料价格打压到了1932年的水平,而1932年是1929年爆发的世界经济危机最严重的一年!苏联连进口粮食的钱都没有了,饿着肚子的苏联百姓自然怨声载道。


很多人认为是苏联解体导致苏联工业体系崩溃,其实这句话反过来说更恰当,是苏联工业体系崩溃最终导致了苏联解体。合理的国家版图应该是盆地型,集中了大部分经济和人口的平原在中间,最好再有几条大河加强联系,提升凝聚力;山脉和海洋等天然险阻在四周,不利时凭险据守。但俄罗斯正好相反,平原包裹着山脉。山脉在中间,板块之间的交流不便,缺乏凝聚力;平原在四周,易于形成强大的地方割据势力;边疆无险可守,容易受到外部势力影响。可以说,俄罗斯(苏联)是欧洲、东亚和中东三大板块各自掰下一块,强行拼凑成的。这种地缘环境决定了俄罗斯要么威震四方(苏联),要么四面挨打(克里米亚战争),半死不活的俄罗斯并非常态。

广东算是地缘最佳板块,三面环高山一面临深海,珠江水系贯通

俄罗斯版图的维持靠的是武力压制和经济捆绑,经济捆绑就是全国产业分工形成的地区之间共同利益。当苏联工业体系沦为“超大号僵尸企业”后,经济捆绑便不复存在,各“分公司”认为应该剥离“垃圾资产”,与西方“优质资产”合并重组。也就是所谓的“做减法”提高竞争力。详情见 央企合并、总部外迁,新时代的号角 没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支撑,强大的武力也是无根之木;如果强行留在版图,也会疲于“平乱”,拖垮财政。所以,戈地图的改革要赋予加盟国更多的自主权,最终苏联走向解体。类似的过程也正发生在俄罗斯的老邻居欧盟。详情见 波兰宣布本国法律高于欧盟,欧盟将走向何方?

四面受敌俄罗斯


苏联有没有机会“逆天改命”呢?答案是肯定的。当时美国也碰到了苏联类似的问题,不同的是,美国是因为孤悬北美,在世界主体重回亚欧大陆的进程中天然不利,商品卖到亚洲的物流成本和时间成本都很高,影响美国工业体系的竞争力。详情见 去工业化——美元霸权的诅咒 美国的应对之策是全球产业分工,将中低端产业“外包”到东亚和东南亚,美国保留高端产业,形成全球产业链。因为很多企业是美国资本投资的,这些企业仍然用美元结算,帮助美元稳固全球结算储备货币的地位;美国则向这些国家提供武器装备、大飞机等高端产品,形成“高端产业-低端产业互补”。由此,美国将全球大部分地区纳入以美国为中心的经济体系;苏联则沦为孤家寡人,以一隅之地对抗天下,最终崩溃。

半导体全球产业链

美国的法子,苏联也是能用的。当时苏联的“朋友圈”里,就有一位非常适合部署中低端产业,又对高端产品有着极大需求的国家,那就是印度,说错了,是中国。中国消费苏联的高端产品,并提供中低端产品襄助苏联卢布成为国际结算储备货币;苏联工业体系既能“扭亏为盈”良性发展,更能利用国际结算储备货币的地位收割其它国家财富。就算美国打崩石油价格,苏联也能印刷卢布买粮食。

但是,理想终归没有变成现实。苏联过于防范中国,总是担心中国强大后,威胁苏联东部的西伯利亚和中亚地区。最后,社会主义阵营的两位大佬分道扬镳,苏联更是倒在了胜利的前夜。1969年越南战争结束后,美帝国风雨飘摇,如果中苏联手更进一步,恐怕就是西欧剧变,美国解体了。详情见 新闻点评164:撤出阿富汗后美国战略动向兼谈越战 只是,历史不存在如果,已经发生的永远无法改变。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